首页 > 林业建设 > 林业科技

从修复栖息地到强化监测 琼岛护猿有良方

  • 发布日期:2023-10-17 10:56
  • 来源:

10月上旬的一天,在霸王岭片区斧头岭一处林区,底下是深谷,但在两头的树冠处早已架起一道绳桥,一只毛发为金黄色的海南长臂猿伸出上臂交替地拽住缆绳,“嗖嗖嗖”地几下就攀缘至10余米开外的林冠,这样欢快的场景,正在林区内好几处绳桥处频繁上演。

其实,绳桥之处原为“裂痕”。2014年一场超强台风,让位于霸王岭的斧头岭周边山林出现了10余处不同程度的滑坡,“裂痕”最宽处或达20米,其中几处恰是海南长臂猿C种群活动的必经之地。刚退休的陈庆原是霸王岭护林员,长期关注监测海南长臂猿,他说,作为一种树栖动物,当林冠被割裂,这也意味着它们的活动范围缩小,一时陷入了“孤岛”境地,食物难免紧缺,恐危及这群雨林精灵的生存。

事发后,有关部门在滑坡处及时补种了上千株本土树种,但生长亟需时日。为尽快帮助海南长臂猿重建家园,一轮商榷后,大家决定在滑坡处架设起数条缆绳,形成一道略显晃悠的绳桥,就好比是雨林里相互攀附的藤条,这几乎是最仿真、最稳妥的人工修复方法。

然而,在绳桥建成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好几次,猿群结伴攀缘至滑坡处,还尝试晃动了这一“新玩意”,但始终未跨出那一步。直至半年后,有2只海南长臂猿从绳桥的这一侧攀缘到另一头,安装在树干上的红外线视频监测设备捕捉到了这一珍贵画面。在往后的时间里,海南长臂猿从最初的慢步尝试,到后来动作越来越利索,这也让陈庆等监测队员及科研专家欣慰不已。

持续监测,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在过去的几十年间里,海南与省内外科研机构、保育组织及社区监测队通力协作,尤其是2021年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启动“智慧雨林”项目以来,陆续完成省级智慧管理中心、智慧雨林大数据中心平台、综合巡护系统、霸王岭和吊罗山片区相关设施建设等,这其中就包括了9条振动光纤和105路摄像头的电子围栏。同时,接入海南长臂猿活动区域的19台视频监控与320台红外相机,以及覆盖海南坡鹿活动区域的96路视频监控,通过红外线热感应触发相机、卡口监控相机、振动光纤等多种技术的交叉结合应用,构建起全天24小时不留盲区的智能化监测防护网,并实现各片区分局和省局数据的互联互通,不断提升国家公园智慧化、数字化管理水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