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林业建设 > 自然保护地管理

什么是自然保护地

  • 发布日期:2023-08-28 11:15
  • 来源:


2023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呵护自然之美·促进绿色发展——高质量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主题论坛日前举办。会议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尹伟伦,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国家公园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欧阳志云,国家公园研究院院长唐小平等专家学者围绕我国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高质量建设,就发展历程、科技支撑、中国实践等展开讨论。本文将对自然保护地体系进行详解,快来看看吧。

自然保护地概念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对保护地有明确的定义:它是一个明确界定的地理空间,通过法律或其他有效方式获得认可、得到承诺和进行管理,以实现对自然及其所拥有的生态系统服务和文化价值的长期保护。

国家林草局对自然保护地的阐释:自然保护地是由政府依法划定或确认,对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自然景观及其所承载的自然资源生态功能和文化价值实施长期保护的陆域或海域。自然保护地是生态建设的核心载体、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美丽中国的重要象征,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居于首要地位。

自然保护地分类




按照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依据管理目标与效能并借鉴国际经验,将自然保护地按生态价值和保护强度高低依次分为3类。

国家公园

是指以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实现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特定陆域或海域,是我国自然生态系统中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部分,保护范围大,生态过程完整,具有全球价值、国家象征,国民认同度高。



自然保护区

是指保护典型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的区域。具有较大面积,确保主要保护对象安全,维持和恢复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及赖以生存的栖息环境。

自然公园

是指保护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和自然景观,具有生态、观赏、文化和科学价值,可持续利用的区域。确保森林、海洋、湿地、水域、冰川、草原、生物等珍贵自然资源,以及所承载的景观、地质地貌和文化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包括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海洋公园、湿地公园等各类自然公园。

建立自然保护地体系基本原则

坚持严格保护,世代传承

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应该保护的地方都保护起来,做到应保尽保,让当代人享受到大自然的馈赠和天蓝地绿水净、鸟语花香的美好家园,给子孙后代留下宝贵自然遗产。

坚持依法确权,分级管理

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改革以部门设置、以资源分类、以行政区划分设的旧体制,整合优化现有各类自然保护地,构建新型分类体系,实施自然保护地统一设置,分级管理、分区管控,实现依法有效保护。

坚持生态为民,科学利用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探索自然保护和资源利用新模式,发展以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优良生态产品、优质生态服务的需要。

坚持政府主导,多方参与

突出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的社会公益性,发挥政府在自然保护地规划、建设、管理、监督、保护和投入等方面的主体作用。建立健全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自然保护的长效机制。

坚持中国特色,国际接轨

立足国情,继承和发扬我国自然保护的探索和创新成果。借鉴国际经验,注重与国际自然保护体系对接,积极参与全球生态治理,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如何推进建立自然保护地体系

(1)调查摸清自然保护地家底,编制发展规划。查清和掌握我国自然保护地类型、数量、规模与分布现状,在评估分析现有保护地保护成效和重要保护对象分布关键区域基础上,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自然保护地“十四五”规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则,夯实各类自然保护地专项规划,明确发展目标与空间布局,完善优化自然保护地网络。

(2)是深化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在总结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经验基础上,科学制定国家公园设立标准和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

(3)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整合优化工作。

(4)推进自然保护地法规体系建设。

(5)加强自然保护地监督管理。建设各类各级自然保护地“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监管网络体系,强化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和人为活动情况的监测。加强自然保护地监督检查,定期开展自然保护地监督检查专项行动,研究制定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监督办法,建立评估和考核机制。

建立自然保护地体系重要意义

(1)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有利于落实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3)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

(4)有利于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安全屏障。

(5)有利于为创造世界生态文明的美好未来,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中国努力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首批5个国家公园,积极稳妥有序推进生态重要区域国家公园创建。截至2021年底,已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近万处。74%的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65%的高等植物群落得到了有效保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